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史记·五帝本纪》)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河,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用名之曰绝辔之野……(《逸周书·卷六·尝麦解)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魃不得复上,所居不雨”。(《山海经·大荒北经》)相传蚩尤是九黎之君,有兄弟八十一人,个个“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杖、刀、戟、大弩,威震天下”,由此可知蚩尤部族是九个亲属部落结成的部落联盟,勇武善战,还掌握了冶炼技术,因此武器装备比较先进。蚩尤率领部族进入华夏集团区域,因作战勇猛,留下“铜头铁额”“威震天下”的英名。炎帝部落无法抵挡,同一联合体同气连枝,炎帝遂求救于黄帝,因而引发了涿鹿之战。这即是天下共主的争夺,也是对中原地区这一片宜居宜农土地的争夺。涿鹿之战非常激烈,当时人对自然界认识不足,再加上时代久远,缺少正规严谨的记录,就产生了很多神话传说。黄帝与蚩尤九战九不胜,(这里的九为虚数,表示多次。)双方势均力敌。蚩尤作大雾,弥漫三日三夜;黄帝臣子风后受北斗星启示,造出指南车,才辨明方向,走出大雾。说明这时的古代科技已经开始发展。还传说黄帝在困境中得到玄女的指点,制作了80面夔皮鼓,“东海中有流波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山海经·大荒经》)按《山海经》的记载,在冀州之野作战。“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山海经·大荒北经》)战斗相当激烈,双方采用了什么方法今天以不得而知,只是在传说中都使用了超自然力。黄帝呼唤有翼的应龙畜水,以便淹没蚩尤军队,蚩尤也请风伯、雨师相助。黄帝又请下天女女魃阻止风雨,使天气突然转晴,蚩尤军队不知所措,黄帝乘机挥军掩杀,取得了胜利。蚩尤的结局,一般说多称兵败被杀,也有说臣服于黄帝。总之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还有传说蚩尤所戴的枷被其血染红,变成了一片枫树林。蚩尤部众部分臣服于黄帝,亦有部分不愿臣服者去往南方。有学者认为南方少数民族妇女裙子上的三道蓝色表示他们民族的祖先曾越过黄河、淮河、长江,到达现今居住地。涿鹿之战奠定了华夏集团据有广大中原地区的基础,促进了各氏族部落的融合,黄帝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并逐步神化。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6480.html